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

2015春/台南。後壁。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

好幾個三角形坐落在田間,

遠遠的便可以看見,

綠綠的秧苗和田園,

一同應和著主的光輝。




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位於後壁菁寮國小附近。

該教堂興建於1955-1960年,原屬於方濟會系統,但於1991年委任「聖若望修會」管理。

由德國建築師哥德佛萊德·波姆所設計。

在波姆於1986年獲得普利茲建築獎後,該教堂在臺灣的建築價值與時代意義更加受到重視。

而在2001年的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,該建築被票選為第23名。

該教堂主保為聖魯德克主教。聖堂左側的壁龕為朝拜聖體堂,

內有鑲有極小片真十字架纖維的十字架以及聖瑪利亞·葛萊蒂的聖髑。


聖十字架教堂的建築由四個角錐尖頂組成,

分別為「鐘樓」、「聖洗堂」、「聖殿」、「聖體小堂」,

其最大特徵是其外觀均為包覆鋁皮角錐尖頂,圓錐頂上各有不同的基督信仰標記,

分別為「公雞」、「鴿子」、「十字架」、「王冠」,

指出這些禮儀空間的特殊意涵和作用;而這些狀似秋收之後田間稻草堆的四個尖錐建物,

也形似帳幕,意指「天主居住在人間的帳幕」。

此外該座教堂的深紅色木質門窗與不規則紋樣的花玻璃,

均使得這座建築與當地傳統紅牆紅瓦建築形成強烈對比,並成為當地的著名地標。



 教堂內禁止攝影拍照,以及大聲喧嘩,

神父希望大家可以靜靜地感受教堂的氛圍和聖歌,

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,與上帝對話。


韋方濟神父是天主堂的神父,從法國南部來到台灣已經二十餘年,

初來到臺灣宣教,同步學了國、臺語,來到臺南後,他發現講臺語更能融入社區。

果然,臺語發音的他,比其他外鄉人容易拉近和社區居民的距離。

參與社區舉辦的中秋晚會時,韋神父也入境隨俗的拿起麥克風高歌一曲,無庸置疑的,

他所選的歌曲是臺語歌《向前走》。

在臺灣傳教20多年的韋方濟,在心裡早已認定自己是臺灣人,

他還笑說自己是「法國製造的臺灣人。」

正因這樣虔誠、慈悲、友善的他,深受居民還有遊客的喜愛。



感謝這些無私奉獻的傳教士們,

謝謝他們與我們一樣熱愛這塊土地,

因為有他們,台灣變得更加美好。

------
地址:

731台灣台南市後壁區294之1號

開放時間:

週六&國定假日:下午2:00-4:00
週日:上午10:00-11:00 / 下午 2:00-4:00
預約參觀資訊: http://goo.gl/LHyck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